第(3/3)页 王承恩接着说道。 “为根除刑狱贪腐,万岁爷与国师甚至亲入刑部监,借此一扫刑狱沉疴。” “纵观古今,有哪一朝,能如我大明朝,有哪一位天子,能比得过今上?” “若朝廷不下定决心整顿吏治,朱大典之流将会继续贪赃枉法,又怎会被查处?” “你这和尚,竟拿朱大典来攻讦朝廷,诋毁国师,要么是蠢,要么就是居心叵测!” 王承恩的这番话极有说服力,况且事实也是如此,众人听了都连连点头。 那读报的读书人不解地说道:“按照太祖定下的祖制,贪墨六十两银子就要立斩,朝廷却为什么不杀了朱大典?传言是国师为朱大典求情,是否当真?” “国师与朱大典素不相识,之所以上书陛下为其求情,是因为其十分能干,并且在任上政绩卓著,加上西南需要用人,这才赦免死罪,将其流放。” 王承恩看了云逍一眼,露出敬佩之色。 “朱大典被流放广西,后来随军征缅,在军中充当苦役。” 崇祯接过话头:“前几日,有军报自缅佃传来,朱大典立下大功,足见国师有识人之明!” 云逍眉毛一扬,“朱大典如今不过是个苦役,又能立什么大功?” “朝廷虽然已经平定缅佃,却不时有叛乱发生。” “三月前,缅佃生番纠集五千多多人,偷袭大光粮草转运之地。” “适逢大军北上,大光仅留下三千老卒、民夫,而缅佃生番却都是穷凶极恶的暴徒,人数众多,攻打大光小城,情况十分危急。” “守城将领战死后,朱大典挺身而出,领着这些老卒、民夫,不仅成功守住了大光,还趁夜偷袭缅人,杀死七百多人,其余全部溃散。” 云逍老怀大慰,对于自己的眼力也是颇为自得。 屋内众人都是一阵惊叹。 “听说国师是能掐会算的神仙,比刘伯温都还要厉害,他救朱大典,显然是早就推算出后来的事情!” “瞧我这张臭嘴,刚才竟然质疑国师!” “还真别说,这些年抓的贪官污吏可真不少!” “如今大明朝的官场,虽说比不得洪武爷当年那么干净,却也是远胜其他朝代了。” ……